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被引:9
作者
黄少安 [1 ]
韦倩 [1 ]
杨友才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
[2] 青岛科技大学
关键词
制度; 经济增长; 稳定性; 平衡路径; 收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本文将制度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出发,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制度质量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均衡点的存在性、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的平衡路径以及收敛速度的影响。模型的结论是,良好的制度质量可以使得经济中存在稳定的均衡点;可以提高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体经济增长率;能够缩短一个穷国追赶富国的时间,即收敛速度加快,从而可以解释后发优势现象。反之,不好的制度使得经济中不存在稳定的均衡点;使得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体经济增长率出现负增长,从而可以解释一个富裕的国家亦可以变穷现象,即制度的逆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83 +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经典文献回顾与述评 [J].
杨友才 ;
俞宗火 ;
徐进 .
理论学刊, 2013, (03) :48-52
[2]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J].
李富强 ;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研究, 2008, (04) :53-65
[3]   制度经济学中六个基本理论问题新解 [J].
黄少安 .
学术月刊, 2007, (01) :79-83
[4]   产出吸引、制度演进与增量改革的产权边界——基于中国制度演进路径的动态考察 [J].
江曙霞 ;
董保民 ;
张小博 .
经济研究, 2006, (09) :62-74
[5]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J].
黄少安 ;
孙圣民 ;
宫明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38-47+205
[6]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8]  
现代经济增长:一个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的模型[J]. 刘红,唐元虎. 预测. 2001(01)
[9]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J].
黄少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37-49+205
[10]   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 [J].
邹薇 ;
庄子银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