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

被引:9
作者
常景环
机构
[1]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IL-6; 颈动脉斑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1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3个亚组,即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3例,不稳定斑块组56例,抽取上述3组患者发病急性期2d和恢复期14d时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的水平,并与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 (1)脑梗死急性期2d不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及对照组,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及对照组,无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7.46,P<0.05)。(2)脑梗死恢复期14d不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无斑块组及对照组,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31,P<0.05),无斑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的水平与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C/G、-634C/G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研究 [J].
潘云 ;
韦叶生 ;
黄建敏 ;
覃羽华 ;
潘国刚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04) :627-630
[2]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J].
任涛 ;
李枚娟 ;
王焱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0) :1464-1467
[3]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J].
杨丽 ;
孙根义 ;
刘玉洁 ;
魏民新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25 (02) :152-153
[4]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IL-6的变化 [J].
袁海成 ;
王岭 ;
陈晶 ;
许波 ;
赵仁亮 .
齐鲁医学杂志, 2006, (03) :219-220+222
[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 [J].
郭毅 ;
周志斌 ;
李富康 ;
马可夫 ;
王晓萍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2) :186-188
[6]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of stroke in China? [J].
Truelsen, Thomas ;
Bonita, Ruth .
STROKE, 2008, 39 (06) :1653-1654
[7]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in clinical stroke [J].
Emsley, HCA ;
Tyrrell, PJ .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2002, 22 (12) :1399-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