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集分形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被引:52
作者
高元衡 [1 ,2 ]
王艳 [3 ]
机构
[1]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2] 华东师范大学
[3] 桂林工学院
关键词
聚集分形; 聚集维数; 空间结构; 旅游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点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阳朔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面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而兴安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不符合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表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特征。研究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发展格局现状和规划目标的差异。研究同时发现,采用聚集维数单一指标来研究旅游目的地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缺陷,与平均半径指标和生命周期方法联合使用更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J].
汪宇明 ;
高元衡 .
地理学报, 2008, (06) :657-668
[2]   县域旅游在区域旅游中的协作发展——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 [J].
黄月玲 .
经济地理, 2008, (02) :338-341
[3]   基于旅游景观认知结构的城市旅游区景观空间配置研究——以西安旅游区为例 [J].
秦瑞英 .
人文地理, 2008, (01) :88-91
[4]   吐鲁番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分形研究 [J].
李凤华 ;
李晓东 ;
唐伟 ;
唐苏华 .
资源与产业, 2007, (04) :50-54
[5]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 [J].
冯淑华 ;
沙润 ;
欧阳冬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21-326
[6]   桂林旅游空间结构的新型态:环城游憩带 [J].
阳国亮 ;
乔海燕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17-120
[7]   南京市旅游景区景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J].
许志晖 ;
戴学军 ;
庄大昌 ;
林岚 ;
丁登山 .
地理研究, 2007, (01) :132-140
[8]   草原旅游发展的实践及空间格局研究 [J].
吕君 ;
刘丽梅 .
世界地理研究, 2006, (04) :100-106
[9]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许志晖 ;
林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06-713
[10]   桂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界定 [J].
覃江华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4)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