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南北差异及形成机理

被引:49
作者
卢现祥
王素素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配置指数; 南北空间差异; QAP;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1.11.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南北差异及形成机理。研究方法:运用熵权法测度2005~2018年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综合指数以及三大维度指数,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探究南北方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区域差异以及差异来源,运用二次指派程序实证考察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南方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高于北方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市场化环境水平和市场准入水平持续向好,市场化运作水平是其发展的短板。全国和南方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指数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北方地区呈扩大趋势;市场化环境指数和市场准入指数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市场化运作指数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市场化运作水平差异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差异的主要成因,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市场准入水平从南到北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市场化环境水平差异作用强度从南到北对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差异驱动强度呈现扩大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市场化环境水平、市场化运作水平以及市场准入水平三大维度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空间差异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研究价值:丰富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揭示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南北的区域差异现状、探索协同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4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中国资本市场化程度的测定(1990-2010) [J].
陈秀梅 ;
周国强 .
求索, 2014, (01) :72-74
[22]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基于贸易自由化视角的分析 [J].
毛其淋 .
金融研究, 2013, (02) :156-169
[23]   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技术创新吗? [J].
王华 .
经济研究, 2011, 46(S2) (S2) :124-135
[24]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人均GDP增长率影响的地区差异性研究——基于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 [J].
周宏 ;
胡亚权 .
统计研究, 2010, 27 (05) :48-52
[25]   我国市场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J].
鄢杰 .
统计与决策, 2007, (23) :69-71
[26]   四川藏区农村市场化进程测度——以甘孜藏区为例 [J].
鄢杰 .
统计研究, 2005, (08) :65-68
[27]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