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

被引:319
作者
郁建兴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共同体; 民主协商; 科技支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目标。社会治理共同体指的是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基于互动协商、权责对等的原则,基于解决社会问题、回应治理需求的共同目标,自觉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且关系稳定的群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同时增加了两条重要的建设路径: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民主协商让各治理主体能够充分表达意见和偏好,培养主体意识,发掘治理知识和智慧,调整利益矛盾和冲突。科技支撑打破了治理主体互动的时空限制,降低了互动成本,也为更好地发掘治理需求、细分治理责任提供了新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 [J].
关婷 ;
薛澜 ;
赵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58-65
[2]   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J].
张文显 ;
徐勇 ;
何显明 ;
姜晓萍 ;
景跃进 ;
郁建兴 .
治理研究, 2018, 34 (06) :5-16
[3]   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认同论析 [J].
许开轶 ;
朱晨晨 .
政治学研究, 2018, (04) :80-89+127
[4]   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 [J].
关爽 ;
郁建兴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2) :4-12
[5]   国家治理框架下的社会治理——问题、挑战与机遇 [J].
薛澜 .
社会治理, 2015, (02) :31-35
[6]   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进展 [J].
郁建兴 ;
关爽 .
探索与争鸣, 2014, (12) :7-16
[7]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感 [J].
景跃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3)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