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

被引:38
作者
关爽 [1 ,2 ]
郁建兴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
[2]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3] 浙江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 发展模式; 治理创新; 法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转型,实现社会发展和良性运转,构成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和评估社会治理发展的政策脉络和演变逻辑,以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治理改革与创新,可以看到,"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发展模式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国家角色的转变与主动变革。当前,社会治理的发展已显现出制度化、法治化的趋势,但并没有真正成型。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缓兵之计"或"权宜之计",而是兼具制度化与策略性。未来中国社会治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关键在于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转变,从而积累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推动社会治理的有序发展与良性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进展 [J].
郁建兴 ;
关爽 .
探索与争鸣, 2014, (12) :7-16
[2]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的新议程 [J].
郁建兴 .
行政论坛, 2014, 21 (05) :61-67
[3]   2001年以来中央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与优化路径 [J].
唐亚林 ;
朱春 .
理论探讨, 2014, (05) :148-153
[5]   国家调解能力建设:中国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的有效性与创新性 [J].
岳经纶 ;
庄文嘉 .
管理世界, 2014, (08) :68-77
[6]   治理式吸纳:社会管理创新中政社互动研究 [J].
杨宝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4) :201-209
[7]   基于变革管理视角对三十年来机构改革的审视 [J].
周志忍 ;
徐艳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7) :66-86+205
[8]   软实力“现代化”与“协商机制” 全能主义治理模式已无法维系 [J].
郎友兴 .
人民论坛, 2014, (10) :37-39
[9]   新时期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顾、评析与建议 [J].
朱旭峰 ;
张友浪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4, 3 (01) :35-42
[10]   “调解优先”能缓解集体性劳动争议吗?——基于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庄文嘉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5) :145-17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