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替代生计项目在乡村的发展——以NGO在三江平原生态保护项目为例

被引:10
作者
杨明
骆江玲
明亮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替代生计; 湿地保护; 需求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替代生计作为一种调适生计与环境的技术在生态保护和移民等项目中广泛运用,也越来越引进政府、学界和社会的重视,但替代生计能否像国内外赞誉的那样可以破解因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生计矛盾。针对此,本研究以亚洲开发银行在三江平原所实施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为载体,探讨替代生计对于改变当地人收入和对环境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目前来说,发展一种既对"环境友好"又能持续改善农户收入水平的替代生计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因为其成功与否并不能仅仅考虑技术上的问题,而更多的考虑需要结合政治、经济和当地的文化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替代生计对农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以山西西北四县为例 [J].
李茜 ;
毕如田 .
农业与技术, 2008, (01) :141-145
[2]   可以找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吗?——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自然保护与文化生存 [J].
庄孔韶 .
社会科学, 2006, (07) :35-41
[3]   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J].
罗康隆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 (05) :44-51
[4]   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 [J].
李斌 ;
李小云 ;
左停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