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被引:80
作者
罗康隆
机构
[1] 吉首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湖南吉首
关键词
生计方式;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适应;
D O I
10.15970/j.cnki.1005-8575.2004.05.009
中图分类号
C955 [民族性、民族心理];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人类生存环境的多样化,从本质上规约了各民族的生计方式很难整齐划一。形形色色的生计方式表明人类对不同资源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利用。这种差异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正是人类所期待的。生态环境不能产生生计方式,只能稳定生计方式。社会环境对民族生计方式的形成更具影响力,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互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民族地理学的学派及学说 [J].
石川荣吉 ;
佐佐木高明 ;
尹绍亭 .
民族译丛, 1986, (05) :32-39
[2]   当代进化论 [J].
D·凯普兰 ;
R·曼纳斯 ;
王庆仁 .
民族译丛, 1983, (03) :30-37
[3]  
文化论.[M].(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4]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夏建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  
文化与进化.[M].[美]托马斯·哈定等 著;韩建军;商戈令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  
外国民族学史.[M].[苏]托卡列夫(С·А·Токарев) 著;汤正方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