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控股结构与掏空——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淑湘
机构
[1] 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金字塔控股结构; 家族上市公司; 掏空;
D O I
10.14167/j.zjss.2012.08.016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金字塔控股(PH)结构和水平结构模型,创造性地将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路径分为四种类型进行对比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命题和假设,并以2004~2007年1704家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较多的PH结构控制层级增加了控制性家族对上市公司的掏空程度,而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没有系统的影响,最终现金流权则与掏空呈现"U"型曲线关系。本文结论与已有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本文在理论上充分考虑了中国代表性家族PH结构的特征,在实证模型引入了控制层级以及一些关键的控制变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155 +1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Stijn Claessens;Simeon Djankov;Larry H.P La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 1
[2]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CONTROL [J].
SHLEIFER, A ;
VISHNY, RW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03) :461-488
[3]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所有权、控制权及其分离——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比较分析 [J].
陈凌 ;
叶长兵 ;
鲁莉劼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5) :8-15+47+124
[4]   治理结构对家族股东隧道行为的影响分析 [J].
申明浩 .
经济研究, 2008, (06) :135-144
[5]   金融发展、债务融资约束与金字塔结构——来自民营企业集团的证据 [J].
李增泉 ;
辛显刚 ;
于旭辉 .
管理世界, 2008, (01) :123-135+188
[6]   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 [J].
夏立军 ;
陈信元 .
经济研究, 2007, (07) :82-95+136
[7]   控制性家族类型、双重三层委托代理问题与企业价值 [J].
王明琳 ;
周生春 .
管理世界, 2006, (08) :83-93+103
[8]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 [J].
姜国华 ;
岳衡 .
管理世界, 2005, (09) :119-126+157+171
[9]  
市场分割与中国股市发展——A、B股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启示.[J].陈小悦;陈璇;.中国会计评论.2005, 01
[10]  
大股东的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J].唐清泉;罗党论;王莉;.中国会计评论.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