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11年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性耦合关系的判别

被引:35
作者
孙平军 [1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路易斯维尔大学地球与地理科学系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非协调性耦合;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是一对互为耦合的时空函数关系式,其间包含多种协调和非协调的耦合状态,如何基于逆向思维和问题诊断的视角构建一座由非协调病理通向协调发展道路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协调与非协调之间的互动关联,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判别函数,并以1994~2010年的江苏省为例,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演化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化水平表征为一条持续上升曲线,而生态环境发展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性耦合度在持续下降,但始终停留在磨合非协调性耦合阶段,离实现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3)判别的基本结论表明江苏省城市化在快速推进的进程中,是以牺牲环境为基本代价的,并据此围绕二者之间耦合的作用机制展开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51 / 10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D].高超.南京师范大学.2008, 01
[2]   2000-2009年长春、吉林城市蔓延特征、效应与驱动力比较研究 [J].
孙平军 ;
封小平 ;
孙弘 ;
修春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3) :381-388
[3]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修春亮 ;
魏冶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450-457
[4]   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 [J].
姚士谋 ;
陆大道 ;
王聪 ;
段进军 ;
武清华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47-1955
[5]   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094-1100
[6]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7]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空变异特征——以湖北省为例 [J].
聂艳 ;
雷文华 ;
周勇 ;
王宏志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1) :56-62
[8]   基于土地制度视角的我国城市蔓延的形成与控制研究 [J].
陈鹏 .
规划师, 2007, (03) :76-78
[9]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10]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