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度、信任与合作效果的关系——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实证分析

被引:26
作者
赵文红 [1 ]
邵建春 [1 ]
尉俊东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 共青团陕西省委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参与度; 信任关系; 合作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1 ;
摘要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是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共同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现实,通过建立合作双方参与度、信任关系与合作效果的假设模型,根据230个合作项目样本数据,利用回归分析进行了检验。分析结论表明,高的参与程度会带来良好的合作效果;信任在参与度与合作效果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完全一致:在参与度影响合作的直接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在参与度影响知识创造效果中没有起中介作用;在参与度影响社会效果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这对改进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管理实践,以及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实现相应合作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合作创新中情境因素、合作效果与信任关系的实证 [J].
李永锋 ;
司春林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82-86
[2]   技能型战略联盟基于信任的知识获取和合作效应实证研究 [J].
龙勇 ;
李忠云 ;
张宗益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5) :36-43
[3]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联盟的动机、风险与控制的分析[J]. 尉俊东,赵文红,万迪昉.预测. 2006(02)
[4]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5]   企业网络中的信任机制及信任差异性分析 [J].
高静美 ;
郭劲光 .
南开管理评论, 2004, (03) :63-68
[6]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 1[J] . Ranjay Gulati,Martin Gargiulo.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99 (5)
[7]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 Jeffrey H. Dyer,Harbir Singh.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1998 (4)
[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 . Wenpin Tsai,Sumantra Ghoshal.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8 (4)
[9]  
Resources, Transactions and Rents: Managing Value Through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J] . Anoop Madhok,Stephen B. Tallman.Organization Science . 1998 (3)
[10]   Creating strategic alliances which endure [J].
Spekman, RE ;
Isabella, LA ;
MacAvoy, TC ;
Forbes, T .
LONG RANGE PLANNING, 1996, 29 (03) :34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