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发生机制与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两种形态

被引:5
作者
孙晓冬 [1 ]
宋磊 [2 ]
张衔 [3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 生产方式; 外生的模块化; 内生的模块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正在成为我国当下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广东和浙江两地的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差异和作为生产力的表现形态的模块化的两种发生机制有关:外生的模块化和内生的模块化分别推动了"脱嵌型"和"嵌入型"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出现。但是,模块化的发生机制不是决定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唯一变量,后者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王辑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
[2]  
The role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in the manufacturing firm. Ulrich K. Research Policy . 1995
[3]  
群众式工业化与浙江经济发展. 蔡莹莹. 北京大学 . 2012
[4]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J].
路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9, (01) :71-88
[5]   中国版模块化陷阱的起源、形态与企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J].
宋磊 .
学术月刊, 2008, (02) :88-93
[6]   广东和江浙地区外来工工资的比较研究——来自关系约束模型的解释 [J].
王珺 ;
郑筱婷 .
管理世界, 2006, (08) :18-27
[7]   THE ROLE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IN THE MANUFACTURING FIRM [J].
ULRICH, K .
RESEARCH POLICY, 1995, 24 (03) :419-440
[8]   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 [J].
任焰 ;
潘毅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1-33+242
[9]   “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比较研究”调查报告之二:外来工的工作满足感、心理感受与地位认知 [J].
万向东 ;
刘林平 .
珠江经济, 2007, (05) :30-41
[10]  
非市场组织、产品建构的变化与企业能力的提升:兼论后进国家技术政策的微观基础[J]. 宋磊,吴志翔.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