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

被引:23
作者
陈卫
翟振武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普查数据; 教育数据; 出生漏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当1990年代各种人口调查"过低的"生育水平难以置信时,其"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数据却被广泛接受。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数据漏报的性别差异的分析,利用教育统计数据,重新估计2000年及90年代的出生性别比。结果表明我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并不像2000年普查数据反映的那样严重偏高。我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和低年龄组性别比要比普查反映的水平低5~9个百分点。1990年代在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部分中,女婴漏报的作用高达50%以上。本文还根据2000年普查千分之一抽样数据,考察了出生性别比的社会经济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分因素贡献率 [J].
蔡菲 .
人口研究, 2007, (04) :9-19
[2]   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7, (03) :20-31
[3]   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 [J].
翟振武 ;
陈卫 .
人口研究, 2007, (01) :19-32
[4]   出生性别比变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J].
杨书章 ;
王广州 .
人口研究, 2006, (05) :17-31
[5]   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性别比关系研究 [J].
杨菊华 .
人口研究, 2006, (03) :30-41
[6]   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社会动因的再思考 [J].
刘爽 .
人口研究, 2006, (03) :2-9
[7]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 [J].
汤兆云 .
人口学刊, 2006, (01) :25-31
[8]   出生性别比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对2000年中国最大的36个少数民族的分析 [J].
罗华 ;
鲍思顿 .
人口研究, 2005, (06) :58-63
[9]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J].
原新 ;
石海龙 .
人口研究, 2005, (03) :11-17+96
[10]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亟待完善相关立法 [J].
江中三 .
人口研究, 2005, (02)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