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42
作者
石月珍
赵洪杰
机构
[1] 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 评价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完整、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长期有容量的基础上,因而研究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介绍生态承载力概念的演化过程及内涵,论述了目前常用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法、资源与需求的差量法、综合评价法、状态空间法、生态足迹法等,并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评述。指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两方面,因此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因子分为压力指标和承压指标两大类,构建了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 [J].
邓波 ;
洪绂曾 ;
龙瑞军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281-289
[2]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赵秀勇 ;
缪旭波 ;
孙勤芳 ;
钱汪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58-60
[3]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
[4]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5]   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 [J].
王家骥 ;
姚小红 ;
李京荣 ;
常虹 ;
王渊高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2) :44-48
[6]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 [J].
王中根 ;
夏军 .
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1999, (04)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