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测度——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被引:26
作者
高太山 [1 ]
柳卸林 [1 ]
周江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4.04.006
中图分类号
G322.7 [地方科学研究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探索性地从包容性创新主体、需求、支撑条件、环境和产出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中国31个地区的包容性创新绩效进行测度。从评价结果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包容性创新绩效呈现梯次下降的趋势。此外,本文利用2008-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对包容性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包容性创新能力与本地经济水平、开放程度、产业结构有密切的联系。并非经济越发达、越开放的地区包容性创新能力越强。相反,经济的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尽量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应该保持合理的产业结构,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避免资源配置极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21+592 +5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包容性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 [J].
邢小强 ;
周江华 ;
仝允桓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6) :923-931
[2]   当前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亟须实现三个转型 [J].
于永臻 ;
李鹏程 .
经济研究参考, 2012, (68) :33-37
[3]   包容性创新理论框架的构建 [J].
吴晓波 ;
姜雁斌 .
系统管理学报, 2012, 21 (06) :736-747
[4]   包容性增长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经济可持续的视角 [J].
马强文 ;
任保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101-108
[5]   基于SBM法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 [J].
钟祖昌 .
统计与决策, 2012, (13) :101-104
[6]   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J].
颜莉 .
管理世界, 2012, (05) :174-175
[7]   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测量与评价 [J].
于敏 ;
王小林 .
经济评论, 2012, (03) :30-38
[8]   印度“甘地式创新”与中国企业的包容性增长研究 [J].
周阳敏 ;
谢俊俏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03) :84-89
[9]   简约指标体系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主基底变量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 [J].
郭丽娟 ;
仪彬 ;
关蓉 ;
王志云 .
系统工程, 2011, 29 (07) :34-40
[10]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 [J].
崔永华 ;
王冬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7) :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