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关系:有分有合——从国际视角评切割政企关系的“改革”陷阱

被引:13
作者
夏小林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政企关系; 政企分开; 国有企业;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OEC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123.7 [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2 ; 120202 ; 020201 ;
摘要
政企关系的辩证法是:政企分开的另一面是政企不分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是相对的、多维度的、动态演化的。那种主张完全切割(或"切断")政企关系的"改革"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产物,并不符合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国家,亦即所谓"欧美模式"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等的实际情况,得不到国际经验的支持,且是在违法地误导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国有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有分有合的政企关系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之,摒弃切割(或"切断")政企关系的谬误及影响。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论述",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新形势下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使反映了"真实世界"普遍规则的有分有合政企关系原则与国情相结合,科学地进行改革方案设计,全面构建分、合两方面有机联结、井然有序、机动灵活,既能够适应市场,又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政企关系新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一轮改革不是否定、贬低中共中央以前的有关改革的"论述",也不是要求推倒重来,更不是要去违法切割(或"切断")政企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19 +1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本轮危机前后德国国有化研究概况及实践评析 [J].
郭迎锋 ;
沈尤佳 .
管理学刊, 2014, 27 (05) :36-48
[2]   德国的国有化与中国国企改革 [J].
杨思远 .
国企, 2014, (11) :71-73
[3]   2014年:国企与改革(上)——兼评被污名化的“国资一股独大” [J].
夏小林 .
管理学刊, 2014, 27 (03) :1-15
[4]   欧美模式不能成为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 [J].
夏小林 .
红旗文稿, 2012, (19) :17-18
[6]   “普世价值”的“欧美模式”不能救中国(上)——四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J].
夏小林 .
管理学刊, 2012, 25 (02) :26-39+108
[7]   列宁从未提出“‘国家辛迪加’模式”——二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J].
夏小林 .
管理学刊, 2011, 24 (06) :17-24+107
[8]   马克思从未提出“‘社会大工厂’模式”——一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J].
夏小林 .
管理学刊, 2011, 24 (05) :16-24+108
[9]   食盐专营及盐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J].
曾绍伦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5) :21-26
[10]   美国水务管理经验分析与借鉴 [J].
李建亚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6)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