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冉盈盈 [1 ]
王卷乐 [2 ]
张永杰 [1 ]
李玉洁 [1 ]
周玉洁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覆盖; 分布格局; 景观分析; 鄱阳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洪水调蓄、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掌握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规律,对于评价其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环境卫星影像、2005年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数据,经遥感解译分析获取了鄱阳湖地区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图。研究表明:(1)采用2010年的环境星影像结合2005年土地覆盖数据,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盖数据的精度为80.4%。(2)景观生态学、GIS及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为土地覆盖空间特征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的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邻接指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景观特征。(3)景观指数能定量说明土地覆盖景观的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能反映景观的生态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状况。面积特征指数显示研究区农村聚落的离散度及破碎度最高;斑块形状指数反映出研究区水体形状趋于规则化,其受到人类的"围湖造田,围湖造地"及防洪工程建设的干扰。(4)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邻接指数能定量说明相邻类型在物质交换、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及土地资源形成机制、演替过程等。水田与常绿阔叶林的邻接关系反映了人类"毁林开荒"活动对林地与水田演替关系的影响;水田与农村聚落的邻接关系,表明研究区耕地保护的重点是城镇及农村周边耕地的保护;城镇建设用地的邻接关系表明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生活条件,为"移民建镇"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析认为:鄱阳湖地区是以耕地为主的农业区,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及森林资源,但今后要重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资源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长江源区沙漠化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胡光印 ;
董治宝 ;
逯军峰 ;
颜长珍 ;
魏振海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314-322
[2]   官司河流域景观稳定性的研究 [J].
刘延国 ;
王青 ;
王军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 (01) :137-142
[3]   祁连山东段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J].
刘晶 ;
刘学录 ;
王哲锋 .
草业学报, 2011, 20 (06) :26-33
[4]   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研究进展 [J].
吴涛 ;
赵冬至 ;
康建成 .
海洋环境科学, 2010, 29 (03) :451-456
[5]   山西省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J].
赵晓丽 ;
易玲 ;
张增祥 ;
汪潇 ;
刘斌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12 (01) :95-102
[6]   基于HJ-1A/B卫星CCD数据的土地宏观监测试验研究 [J].
吴海平 ;
刘顺喜 ;
黄世存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06) :788-792+711
[7]   基于框架数据控制的全国土地覆盖遥感制图研究 [J].
张增祥 ;
汪潇 ;
王长耀 ;
左丽君 ;
温庆可 ;
董婷婷 ;
赵晓丽 ;
刘斌 ;
易玲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2) :216-224
[8]   HJ-1光学卫星遥感应用前景分析 [J].
李传荣 ;
贾媛媛 ;
胡坚 ;
李子扬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3) :1-3+9
[9]   纸坊沟流域近6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环境效应 [J].
温仲明 ;
焦峰 ;
张晓萍 ;
杨勤科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03-1909
[10]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 [J].
王桥 ;
王文杰 ;
郑丙辉 ;
刘玉平 ;
张林波 ;
魏斌 ;
申文明 .
遥感学报, 2003, (06) :490-49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