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盈亏空间差异与跨区域均衡机制——基于生态账户的武汉城市圈实证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安录
余亮亮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田生态盈亏; 生态账户; 生态补偿分区; 生态补偿优先级;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区域农田生态补偿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矛盾的重要机制,而补偿区域的划分是进行跨区域农田生态补偿的前提。本文在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进行农田生态足迹/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进行农田生态补偿类型区划分,并提出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作为武汉城市圈进行跨县域农田补偿先后顺序确立的依据。结果表明:2008年武汉城市圈的农田生态足迹为858.26×104hm2/cap,生态承载力为755.54×104hm2/cap,总体上呈现出农田生态赤字的状态,赤字面积为102.72×104hm2/cap,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足迹和农田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均非常不均衡。依据农田生态盈亏值,划分农田生态补偿支付区和受偿区,武汉城市圈共有麻城市、仙桃市等24个县(市、区)被划分为农田生态补偿受偿区和武昌区、铁山区等24个支付区。根据农田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公式,在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中,经济发展程度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江汉区等11个中心城区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最大的输入区,属于优先支付区;东西湖区等13个工业发达地区则属于一般支付区;黄陂区等14个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县(市、区)则属于一般受偿区;而经济欠发达的、农业收入比重较大的安陆市等10个县(市、区)则是农田生态服务的最主要的输出地区,应优先享受区域生态补偿,属于优先受偿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 [J].
施开放 ;
刁承泰 ;
孙秀锋 ;
左太安 .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1872-1880
[2]   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在两型社会城市的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J].
郭玲霞 ;
高贵现 ;
黄朝禧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4) :75-81
[3]   农田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及市场运作——基于武汉市383户农户问卷的实证研究 [J].
杨欣 ;
蔡银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5) :591-596
[4]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武汉市的调查为实证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177-189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以山东省为例 [J].
王女杰 ;
刘建 ;
吴大千 ;
高甡 ;
王仁卿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646-6653
[6]   基于土地优化配置模型的耕地生态补偿框架 [J].
马爱慧 ;
蔡银莺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97-102
[7]   区域耕地保护补偿分区实证研究 [J].
周小平 ;
宋丽洁 ;
柴铎 ;
刘颖梅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546-1551
[8]   定量化方法在生态分区过程中的应用及案例研究 [J].
于世伟 ;
陈贺 ;
曾容 ;
杨志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4) :247-251+257
[9]   规划管制下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研究综述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102-106
[10]   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 [J].
马爱慧 ;
蔡银莺 ;
张安录 ;
徐唐奇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7) :66-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