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被引:19
作者
任保平 [1 ]
宋雪纯 [2 ]
机构
[1] 西安财经大学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经济; 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知识创新为内核、具有可持续性的新经济范式和形态。新经济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来源,新技术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模式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动能,做好新旧动能的转换,这一时期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方向在于关注创新主体的培育与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关注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与信息+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关注产业多元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注高水平开放格局的构建与配套制度的完善,关注能源结构的合理安排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十四五"时期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路径在于建构人才制度优势,激发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挖掘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支撑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完善全球化发展配套体制机制,探索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优化能源结构与生产方式,开发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 [J].
任保平 ;
宋雪纯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1) :13-21
[2]   新经济定义、逻辑及政策研究 [J].
舒红兵 .
西南金融, 2019, (03) :90-96
[3]   对新经济的新认识 [J].
李海舰 ;
朱芳芳 ;
李凌霄 .
企业经济, 2018, 37 (11) :45-54
[4]   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J].
任保平 ;
李禹墨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 (04) :31-36
[5]   中国经济波动与长期发展——在“问势2018—马洪基金会理事报告会”上的演讲 [J].
樊纲 .
开放导报, 2018, (02) :43-49
[6]   论新动能的四个层次及其实践对策 [J].
李含琳 .
生产力研究, 2018, (02) :1-4+161
[7]   关于新动能的内涵及其启示 [J].
赵炳新 ;
肖雯雯 ;
殷瑞瑞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02) :72-76
[8]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J].
李佐军 .
领导科学论坛, 2017, (18) :66-82
[9]   中国经济新一轮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 [J].
王一鸣 .
管理世界, 2017, (0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