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

被引:72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李瑞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贵州贵阳,贵州贵阳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土壤; 岩溶生态系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4.03.049
中图分类号
S151 [土壤形成及演化];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是岩溶地区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成土速率较慢,土壤剖面和空间分布受地貌演化阶段和岩溶双层空间结构的控制。在碳酸盐岩的差异侵蚀和土壤丧失的作用下,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逐渐向裂隙和低洼部位退缩,形成景观中的土壤资源斑块,成为岩溶生态系统的养分库、水库和种子库,这种自然演替形成的小尺度上的土壤斑块和生境异质性对于维持岩溶景观的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从岩溶表层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把握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的动态特征和相互间的反馈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关于中国西南石漠化的若干问题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容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6) :593-598
[2]   贵州高原喀斯特环境退化过程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龙健 ;
李娟 ;
滕应 ;
黄昌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47-50
[3]   贵州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
高华端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01) :20-22+88
[4]   土地利用对岩溶山地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李阳兵 ;
高明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山地学报, 2003, (01) :41-49
[5]   试论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及演化趋势 [J].
符必昌 ;
黄英 .
地质科学, 2003, (01) :128-136+141
[6]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7-44
[7]   碳酸盐岩差异性风化成土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 [J].
孙承兴 ;
王世杰 ;
周德全 ;
李瑞玲 ;
李艳丽 .
矿物学报, 2002, (04) :308-314
[8]   贵州岩溶区镶嵌景观上覆土层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J].
刘秀明 ;
王世杰 ;
冯志刚 ;
孙承兴 ;
周德全 .
中国岩溶, 2002, (04) :14-20
[9]   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作为贵州岩溶区红色风化壳主要物质来源的证据 [J].
孙承兴 ;
王世杰 ;
周德全 ;
刘秀明 ;
季宏兵 .
矿物学报, 2002, (03) :235-242
[10]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 [J].
刘启明 ;
王世杰 ;
朴河春 ;
欧阳自远 .
环境科学, 2002, (03)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