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内幕交易与股价异动——基于ST类公司的研究

被引:47
作者
邵新建 [1 ]
贾中正 [2 ]
赵映雪 [1 ]
江萍 [1 ]
薛熠 [1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借壳上市; 内幕交易; ST公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ST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借壳上市过程中的内幕交易存在性及其发生机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让信息正式披露前,ST股票价格和交易量都出现正向异动,并且在停牌前最后交易季度,股东数量相比前季度显著下降,而人均持股比例却显著提高。这意味着在借壳上市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的行政执法越严格,上市公司在敏感信息披露前的停牌越及时,越有助于抑制内幕信息的提前泄露;内幕知情人预期公告复牌后ST股价涨幅越大,内幕交易越严重;相对于国有性质的实际控制人,民营控制人退出ST公司时通过内幕交易寻求补偿的动机更为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4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信息优势、择时行为与大股东内幕交易 [J].
蔡宁 .
金融研究, 2012, (05) :179-192
[2]  
内幕交易、利益补偿与控制权转移——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 唐雪松,马如静.中国会计评论. 2009(01)
[3]   控制权转移的微观市场反应——基于丹东化纤(000498)的实证分析 [J].
王化成 ;
孙健 ;
卢闯 .
管理世界, 2008, (08) :138-144+188
[4]   内幕交易行为预测: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J].
张宗新 .
管理世界, 2008, (04) :24-35
[5]   终极所有权、层级结构与信息泄露——来自控制权转让市场的经验证据 [J].
邓淑芳 ;
陈晓 ;
姚正春 .
管理世界, 2007, (03) :122-129+172
[6]   内幕信息操纵的股价冲击效应:理论与中国股市证据 [J].
张宗新 ;
潘志坚 ;
季雷 .
金融研究, 2005, (04) :144-154
[7]   内幕交易、股价波动与信息不对称: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 [J].
史永东 ;
蒋贤锋 .
世界经济, 2004, (12) :54-64
[8]   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新 ;
祝红梅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71-96
[9]  
控股权转让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J]. 刘志远,鄂华.中国会计评论. 2003(00)
[10]  
A century of corporate takeovers: 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ere do we stand?[J] . Marina Martynova,Luc Renneboog.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