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工业城市的发展状态评价及衰退机制

被引:16
作者
王成金 [1 ,2 ]
王伟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学与人类学系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老工业城市; 空间识别; 发展状态; 发展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近150 a以来,中国工业建设培育、塑造了大量的工业基地或工业城市,但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部分老工业城市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论文在界定老工业城市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采用1985年数据,对我国老工业城市进行识别和筛选,认为全国共有100个老工业城市,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基本特征。然后,以1985—1986年和2008—2009年为时间点,根据工业产值和GDP比重两个指标,通过两维象限方法对我国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地位和城市发展效益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对其发展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将其分为4类城市,认为我国有46个衰退滞后型老工业城市。然后,从发展路径、重大项目、产业结构、企业和体制等角度,深入揭示了衰退滞后型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75 / 128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市 [J].
王青云 .
中国城市经济, 2009, (09) :30-33
[2]   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就业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J].
董丽晶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8, (02) :162-168
[3]   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界定研究 [J].
王青云 .
宏观经济研究, 2007, (05) :3-7+27
[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城市化战略 [J].
张平宇 ;
马延吉 ;
刘文新 ;
陈群元 .
地理学报, 2004, (S1) :109-115
[5]   哈尔滨传统工业城市的更新与复兴策略 [J].
陈烨 ;
宋雁 .
城市规划, 2004, (04) :81-83
[6]   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J].
王国霞 ;
佟连军 ;
李国平 ;
鲁奇 .
地理科学, 2003, (06) :649-655
[7]   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基本情况及应明确的若干问题 [J].
费洪平 ;
李淑华 .
宏观经济研究, 2000, (05) :30-33+46
[8]   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借鉴与思考 [J].
葛文新 ;
孙玉昌 .
财经问题研究, 1997, (12) :20-21
[9]   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与启示 [J].
戴伯勋 ;
沈宏达 ;
黄继忠 .
经济改革与发展, 1997, (02) :49-52
[10]   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 [J].
李诚固 .
经济地理, 1996, (02)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