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

被引:269
作者
喻国明 [1 ,2 ,3 ]
马慧 [4 ]
机构
[1] 教育部
[2]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
[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场景; 关系网络; 自组织; 涌现;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6.10.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20余年,是信息技术从传播工具、渠道、媒介、平台进化为基础性社会要素的过程,它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与人连接的场景与方式,推动社会关系网络从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向开放、互动的复杂分布式网络转型,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规则及权力分布格局的变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它对于个体与自组织群体的激活,更多地为社会中的"相对无权者"进行赋权,使权力和垄断资源从国家行为体向非国家行为体转移。本文试图在社会学、政治学、复杂系统及自组织等学科、理论的交叉视域内,探讨关系赋权的动力机制与影响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7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恐慌传播的自组织临界模型研究 [J].
张中全 ;
高红玲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9, (06) :49-54
[22]   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 [J].
喻国明 .
人民论坛, 2009, (15) :21-21
[23]   网络群体性事件之上看下看 [J].
赵金 ;
叶匡政 ;
张修智 ;
曹轶宁 .
青年记者, 2009, (19) :35-37
[24]   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J].
郭小安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3) :24-31
[25]   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 [J].
袁小平 ;
吕益贤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3) :1275-1278
[26]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 [J].
陈阳 .
国际新闻界, 2007, (04) :19-23
[27]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J].
孙立平 .
社会学研究, 1996, (05) :22-32
[28]   “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探索, 1993, (01) :64-68
[2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 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