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

被引:26
作者
张飞 [1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1 ]
孔祥德 [2 ]
丁建丽 [1 ]
赵睿 [1 ]
何祺胜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美国孟斐斯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遥感; 驱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该绿洲现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和棉花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开始加大。本研究利用1989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指标,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多样性指数从1.304降低到1.190,优势度指数从0.305升高到0.419,均匀度指数从0.8104降低到0.7396,破碎度指数从0.0177升高到0.0225,并揭示出土地利用类型三增两减(盐碱地、水体、红柳增加,绿洲、荒地减少)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经济,政策因子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武夷山市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影响 [J].
乔青 ;
高吉喜 ;
韩永伟 ;
钟全林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3) :68-71+75
[2]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J].
郭丽英 ;
刘彦随 ;
任志远 .
资源科学, 2005, (02) :128-133
[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人文驱动因子模拟分析 [J].
甘红 ;
刘彦随 ;
王大伟 .
资源科学, 2004, (02) :88-93
[4]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5]   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刘斌 ;
王长有 .
生态学报, 2003, (04) :649-656
[6]   基于遥感数据的塔南策勒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J].
王兮之 ;
HelgeBruelheide ;
MichaelRunge ;
王刚 .
生态学报, 2002, (09) :1491-1499+1573
[7]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2, (05) :523-530
[8]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学报, 2001, (03) :253-260
[9]   新疆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对策 [J].
田长彦,宋郁东,胡明芳 .
中国沙漠, 1999, (03) :17-21
[10]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