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伟 [1 ,2 ,3 ]
张宏业 [3 ]
刘婷 [1 ,2 ]
祝炜平 [1 ,2 ]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2] 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时空演化格局; 驱动机理;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密度表面、空间聚类、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探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360个拟建生态城市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表明,从时间维度上讲,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展布经历了一个由离散——聚集——离散的倒U型演化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显示出较强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聚集现象;从分布密度上讲,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驱动机理的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城市经济状况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对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比较微弱。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 [J].
李双成 ;
赵志强 ;
高江波 .
生态学报, 2008, (09) :4313-4322
[2]   基于SPOT NDVI的华北北部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 [J].
张月丛 ;
赵志强 ;
李双成 ;
孟宪锋 .
地理研究, 2008, (04) :745-754+973
[3]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J].
顾朝林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S1) :105-108+122
[4]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 [J].
赵清 ;
张珞平 ;
陈宗团 ;
崔胜辉 .
生态经济, 2007, (05) :155-159
[5]   生态城市建设的系统观 [J].
王克强 .
系统科学学报 , 2007, (02) :57-59
[6]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空间决策行为及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模拟 [J].
刘小平 ;
黎夏 ;
叶嘉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1) :1027-1036
[7]   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 [J].
苏维词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6) :268-271
[8]   沿海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讨 [J].
姜国建 ;
马英杰 ;
袁珩冰 .
海洋科学, 2005, (06) :77-79+88
[9]   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误区 [J].
李承宗 ;
谢翠蓉 .
城市问题, 2005, (01) :44-45+49
[10]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 [J].
郭荣朝 ;
顾朝林 ;
曾尊固 ;
姜华 ;
张韬 .
地理研究, 2004, (03) :2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