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

被引:37
作者
郭荣朝
顾朝林
曾尊固
姜华
张韬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襄樊学院地理学系 江苏南京
[3] 湖北襄樊
[4]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空间结构; “绿心组团网络模式”; 襄樊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回顾中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为本 ,自然协调 ;因地制宜 ,规模适度 ;完善高效 ,园林绿化 ;整体协同 ,良性循环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的原则和“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以襄樊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论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城市发展引导机制 ,使城市建设逐步转向更加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城市 ;“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是比较理想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3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 [J].
周年兴 ;
俞孔坚 .
规划师, 2003, (03) :83-85
[2]   西安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 [J].
段汉明 ;
张刚 .
地理研究, 2002, (05) :627-634
[3]   河流与城市生态系统 [J].
李正最 ;
吴雅琴 .
水电站设计, 2001, (04) :18-20
[4]   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 [J].
沈清基 .
城市规划, 2001, (11) :33-38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J].
吴人坚 .
环境导报, 2001, (03) :39-41
[6]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 黄光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03)
[7]   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初探 [J].
曾刚 .
地理研究, 2001, (03) :330-337
[8]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 黄光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03)
[9]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J].
黄肇义 ;
杨东援 .
城市规划, 2001, (01) :59-66
[10]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