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分工收益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分解

被引:9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6.005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两国模型推演不同贸易方式下的国际分工收益决定机制,发现一国所得实际产出份额在加工贸易下等于该国中间品数量渗透比与其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之积,在一般贸易下等于中间品数量渗透比与其在使用国的生产网络关联度之积。基于1995—2014年中国数据的模拟表明,中国在国内外的分工收益主要源自一般贸易,外国从中国所得收益在2003年以前1/2以上来自加工贸易,但2004年起跌破50%。2011年以前中国加工部门国产中间品数量渗透比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均趋于提高,但后者对收益提升贡献更大;2012年以后加工收益份额略降,主因是国产中间品数量渗透比下降。一般贸易部门的国内收益份额以2007年为界,先降后升。国产中间品的国内网络关联度受样本期内3轮危机及中国"入世"冲击短暂下降,其他年份均上升,并在2006年以后推动了对进口中间品的替代;一般贸易出口中间品的外部网络关联度在样本期间大幅上升,显著推动了中国的海外分工收益的提升。外国在中国两大部门所得收益均相对倚重中间品数量的支撑。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应优化创新环境以促进本土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国产中间品的生产网络关联度或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国内地区生产网络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8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22]   Foreign Value-added in China's Manufactured Exports:Implications for China's Trade Imbalance [J].
Jun Zhang ;
Dongbo Tang ;
Yubo Zhan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2, (01) :27-48
[23]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24]   投入产出分析若干方法论问题的研究 [J].
陈璋 ;
张晓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9) :84-91
[25]   对CES生产函数的扩展应用 [J].
韩宝亮 ;
王巍然 ;
丁乐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08)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