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景观格局及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戴君虎 [1 ]
王红丽 [1 ,2 ]
王焕炯 [1 ,2 ]
刘亚辰 [3 ]
邵力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六盘山; 植被分布; 气候因子; 景观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六盘山为研究区,根据野外植被调查资料、Landsat TM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回归分析方法等,在研究区从南向北选取三条东西走向的等大、平行样区,系统研究景观格局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8℃-7.0℃,主要受高程控制,气温直减率为0.51℃/100 m;降水量为599-770 mm,在水平方向上东南多、西北少;在垂直方向上,先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加,至最大降水高度(2502 m)后呈下降趋势。六盘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随着南至北降水量的逐步减少,植被类型有从森林经由灌丛草甸向草原过渡的趋势,北部草原成分逐渐增加。因此区域降水条件对西北干旱区的植被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该结论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机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22 / 22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传统景观格局指数在城市热岛效应评价中的适用性[J]. 陈爱莲,孙然好,陈利顶.应用生态学报. 2012(08)
[2]  
纵向岭谷区植被景观多样性的空间格局[J]. 潘韬,吴绍洪,戴尔阜,赵东升,尹云鹤.应用生态学报. 2010(12)
[3]   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带与气候因子的空间关系 [J].
许娟 ;
张百平 ;
谭靖 ;
孙然好 ;
姚永慧 .
山地学报 , 2009, (06) :663-670
[4]   平潭县植被景观多样性研究 [J].
陈利 ;
黄义雄 ;
叶功富 ;
李翠萍 ;
郭宏斌 .
防护林科技, 2009, (05) :46-50
[5]   六盘山地区气候因子对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 [J].
刘刚 ;
陆元昌 ;
李晓慧 ;
雷相东 ;
宁金魁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4) :1-4
[6]   TM遥感影像的地形辐射校正研究 [J].
陈志明 ;
李家国 ;
余涛 ;
顾行发 ;
林广发 .
遥感信息, 2009, (02) :29-33+70
[7]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研究进展及其比较实验 [J].
高永年 ;
张万昌 .
地理研究, 2008, (02) :467-477+484
[8]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J].
傅伯杰 ;
吕一河 ;
陈利顶 ;
苏常红 ;
姚雪玲 ;
刘宇 .
生态学报, 2008, (02) :798-804
[9]   秦岭植被景观多样性与物种梯度分析 [J].
莫申国 .
福建林业科技, 2007, (04) :104-109+112
[10]   秦岭山地生态分界线的论证 [J].
康慕谊 ;
朱源 .
生态学报, 2007, (07) :2774-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