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田亮 [1 ]
孙润洁 [1 ]
王金海 [2 ]
张振昶 [2 ]
张星华 [1 ]
袁博 [3 ]
杜小正 [4 ]
机构
[1] 甘肃省中医院
[2]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3]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 甘肃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头针; 流派; 缺血性中风; 偏瘫;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本文对近年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目前头针流派应用较广泛的有焦顺发、于致顺、汤颂延、方云鹏、朱明清等头针流派,其手法各异,尚无明确的取穴原则及理论依据,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也无统一标准。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以及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从而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研究 [J].
贾澄杰 ;
张宏如 ;
倪光夏 ;
张一楠 ;
苏彬 ;
徐新蕾 .
中国针灸, 2017, (12) :1271-1275
[2]  
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张立峰;王丽岩;李凌雁;曾学清;何颖;戴红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03
[3]   头针联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J].
全逸峰 ;
孟兆祥 ;
尹正录 ;
王继兵 ;
戴蓉 .
中国康复, 2016, (04) :252-254
[4]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 [J].
宇传华 ;
罗丽莎 ;
李梅 ;
尉景辉 ;
孟润堂 ;
原瑞霞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 27 (01) :1-5
[5]   1H-MRS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研究 [J].
姜迎萍 ;
周益凡 ;
王波 ;
唐述婷 ;
孙云丰 .
康复学报, 2016, 26 (01) :10-14
[6]   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J].
徐世芬 ;
顾金花 .
上海针灸杂志, 2016, (02) :153-156
[7]  
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即刻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杜小正;王金海;鲍春龄;焦志华;东贵荣;.中国针灸.2016, 01
[8]  
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功能的影响.[J].楚佳梅;包烨华;朱敏;.针刺研究.2015, 06
[9]   头部“卜”字针法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J].
程为平 ;
周海纯 ;
万征 .
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1 (08) :34-37
[10]   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J].
杜小正 ;
王金海 ;
鲍春龄 ;
焦志华 ;
东贵荣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7 (07)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