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67
作者
贾澄杰 [1 ,2 ]
张宏如 [1 ]
倪光夏 [1 ]
张一楠 [2 ]
苏彬 [2 ]
徐新蕾 [2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头针; 音乐疗法;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17.12.005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评价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单纯康复及音乐联合康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5例)、音乐联合康复组(25例)和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26例)。康复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解除引起痉挛的各种诱因,正确的体位摆放和物理治疗;音乐联合康复组在康复组治疗基础上予音乐疗法,音乐治疗师用节奏听觉刺激、模式性感觉促进及治疗性器乐演奏3类技术为患者治疗;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在音乐联合康复治疗基础上,予头针疗法,取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进行透刺并留针,留针期间每隔10 min捻针1次,每次2 min。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及静息状态下偏瘫侧肘、膝关节被动活动时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FMA、BI、MAS这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MAS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FMA、BI评分均高于音乐联合康复组及康复组(均P<0.05),音乐联合康复组FMA、BI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均P<0.05);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MAS分级低于音乐联合康复组及康复组(均P<0.05),音乐联合康复组MAS分级低于康复组(P<0.05)。结论: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常规康复及音乐联合康复相比,临床疗效更优。
引用
收藏
页码:1271 / 12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 [J].
赵秋云 ;
林强 ;
程凯 ;
李雪萍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 (03) :293-296
[2]   改良铺灸对脑卒中后偏侧肢体痉挛的康复疗效观察 [J].
王晓丹 ;
冯晓东 ;
刘承梅 ;
高玲莉 ;
宋晓磊 ;
王丽娜 ;
牛瑛琳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 (02) :199-201
[3]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J].
严晓艺 ;
贾丽燕 ;
张云皎 ;
周莉 ;
刘建平 ;
刘兆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 (01) :52-58
[4]   互动式头针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J].
汪军 ;
裴建 ;
崔晓 ;
孙克兴 ;
倪欢欢 ;
周翠侠 ;
吴佶 ;
黄美 ;
季力 .
中国针灸, 2015, (10) :983-989
[5]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J].
杨艳春 ;
朱路文 ;
唐强 .
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1 (06) :91-93
[6]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J].
孙莉敏 ;
吴毅 ;
胡永善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9 (09) :873-878
[7]   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MAP-2、NF-L的mRNA表达的影响 [J].
王淑兰 ;
倪光夏 .
上海针灸杂志, 2013, 32 (03) :221-223
[8]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J].
张通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04) :301-318
[9]  
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 张慧敏,唐强.中国针灸. 2011(06)
[10]   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观察 [J].
季宇宏 ;
孙宝东 ;
张静 ;
张茹 ;
吉媛红 .
中国针灸, 2008, (10) :7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