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19
作者
杨立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编; 评价; 进展; 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一审稿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又有了重大进展,突出了保护人格尊严的主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时代需求,具体内容日臻完善。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身份权保护、生命尊严、临床试验、人体基因和人体胚胎保护、不得利用深度伪造侵害肖像权、确认声音权、媒体更正和删除义务、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个人信息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使人格权编的内容更加扎实、丰满,彰显了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确认和保护人格权的重要价值。同时,该草案还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 [J].
杨立新 .
东方法学, 2019, (02) :4-15
[2]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J].
杨立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2) :72-97+206
[3]   “速度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 [J].
杨立新 .
河北法学, 2012, 30 (02) :11-17
[4]   我国的媒体侵权责任与媒体权利保护——兼与张新宝教授“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商榷 [J].
杨立新 .
中国法学, 2011, (06) :178-188
[6]   物文主义民法观的产生和影响 [J].
徐国栋 .
河北法学, 2009, 27 (01) :60-64
[7]   性骚扰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分析 [J].
杨立新 ;
马桦 .
法学杂志, 2005, (06) :74-76
[8]   论声音权的独立及其民法保护 [J].
杨立新 ;
袁雪石 .
法商研究, 2005, (04) :103-109
[9]   论构建以私权利保护为中心的性骚扰法律规制体系 [J].
杨立新 ;
张国宏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6-23
[10]   论形象权 [J].
董炳和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 (04)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