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迁、资金来源竞争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崛起

被引:31
作者
邵新建 [1 ]
王兴春 [1 ]
肖立晟 [2 ]
覃家琦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3]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资本充足率; 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非银行金融机构;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0.07.020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2008年后迅速崛起,构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系统的重要基石。基于171家商业银行在2004—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系统研究了理财产品崛起背后的驱动机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银行通过打造理财产品的表外投资通道替换传统信贷通道,可以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金监管要求;银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相对监管层强制要求的目标充足率差距越大,其创造的理财产品数量越多。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逐渐由外汇占款主导转向各类央行再贷款,后者的结构性偏向导致小银行吸纳基础货币的能力相对以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为代表的大银行显著下降,进而推动小银行通过发行定价市场化的理财产品竞争资金。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基本实现了定价市场化,而银行存款利率依然受到管制或窗口指导,这迫使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与非银行机构竞争资金来源;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牌照的管制越松,其对银行形成的外部资金竞争压力越大,这将进一步强化银行理财产品与市场价差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不仅为探索银行理财产品的扩张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能为改进影子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政策提供新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7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发行理财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J].
胡诗阳 ;
祝继高 ;
陆正飞 .
金融研究, 2019, (06) :94-112
[2]   基础货币投放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 [J].
刘姗 ;
余升国 .
商业研究, 2017, (12) :57-65
[3]   理财产品发展、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研究 [J].
项后军 ;
闫玉 .
金融研究, 2017, (10) :99-114
[4]   存款竞争、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郭晔 ;
赵静 .
金融研究, 2017, (06) :81-94
[5]   金融发展、影子银行区域流动和反哺效应——基于中国委托贷款数据的经验分析 [J].
钱雪松 ;
谢晓芬 ;
杜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60-78
[6]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国际前沿 [J].
徐忠 .
金融研究, 2017, (01) :1-21
[7]   首发限售股原股东的减持行为及动因研究 [J].
张程睿 ;
王华 ;
梁斯宁 .
经济管理, 2016, 38 (06) :111-124
[8]   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实证研究 [J].
祝继高 ;
胡诗阳 ;
陆正飞 .
金融研究, 2016, (01) :66-82
[9]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J].
孙国峰 ;
贾君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92-110+207
[10]   人民币理财产品:概况、运作、风险与监管 [J].
肖立晟 .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03) :9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