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草原景观斑块形状的指数和分形分析

被引:25
作者
李斌 [1 ]
张金屯 [2 ]
机构
[1]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草原景观; 形状指数; 分形分析;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景观斑块形状指数和分形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景观斑块的形状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45种草原景观斑块形状指数相差悬殊,垂穗披碱草(Form. Elymus nutans Griseb.)草甸草原和川青锦鸡儿(Form. Caragana tibetica Kom.)草原的斑块圆环度指数之差达到20.8460,反映出黄土高原草原景观斑块的边界率相差较大,表明草原景观斑块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活跃程度相差较大。草原斑块的形状明显偏离于圆形和方形,为不规则形,这与黄土高原地区破碎的地形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草原景观斑块分维数变化较大,早熟禾(Form. Poa sphondylode Trin. ex Bunge)草甸草原的分维最大,其格局是最为复杂的。多根葱、大苞鸢尾(Form. Allium polyrhizum Turcz. ex Regel and Iris bungei Maxim.)草原的分维最小,其格局是最简单的。这些都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景观异质性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甸草原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J].
蒙旭辉 ;
李向林 ;
辛晓平 ;
周尧治 .
草地学报, 2009, 17 (02) :239-244
[2]   人工柠条灌丛林下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J].
韩天丰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草地学报, 2009, 17 (02) :245-249
[3]   放牧强度对混播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简报) [J].
董全民 ;
赵新全 ;
马玉寿 .
草地学报, 2007, (04) :394-397
[4]   陇东黄土高原天然草地植被类型及特征 [J].
李师翁 ;
薛林贵 ;
冯虎元 ;
徐世健 ;
安黎哲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4) :805-810
[5]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321-2327
[6]   中国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姚玉璧 ;
王毅荣 ;
李耀辉 ;
张秀云 .
资源科学, 2005, (05) :146-152
[7]   超载放牧与那曲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被退化及其退化指标的探讨 [J].
魏兴琥 ;
杨萍 ;
李森 ;
陈怀顺 .
草业学报, 2005, (03) :41-49
[8]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J].
张金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120-124
[9]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与恢复对策探讨 [J].
高旺盛 ;
陈源泉 ;
董孝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59-61
[10]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J].
张金屯 ;
邱扬 ;
郑凤英 .
山地学报, 2000, (04) :34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