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选择与劳动收入比重变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6
作者
丁从明 [1 ]
刘明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对外技术引进; 技术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76.1 [劳动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02 ;
摘要
基于禀赋结构的视角,本文探讨了技术研发和"拿来主义"式的技术引进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差别性影响。对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中国,如果技术进步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技术进步将是以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利用型技术进步;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则是以资本替代相对稀缺的劳动力为主的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不顾禀赋结构的差异,"拿来主义"式的技术引进可能造成技术进步对本国禀赋结构的偏离,从而造成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扭曲。基于1996-2010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矩估计(SYS-GMM)研究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上述假说,并指出技术进步对要素结构的偏离是现阶段劳动收入比重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比较优势、要素流动性与劳动收入占比:对工业部门的一个数值模拟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文汇, 2011, (05) :35-49
[2]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3]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
[4]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5]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6]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武康平 .
经济研究, 2008, (08) :16-28
[7]   Factor saving innovations and factor income shares [J].
Zuleta, Hernando .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8, 11 (04) :836-851
[8]  
Technology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s[J] . Karen Fisher-Vanden,Gary H. Jeffers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8 (4)
[9]   Why labor income shares seem to be constant? [J].
Zuleta, Hernando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7, 16 (04) :551-557
[10]   The personal and the factor distributions of income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J].
Daudey, Emilie ;
Garcia-Penalosa, Cecilia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7, 43 (05) :8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