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125
作者
田亚平 [1 ]
常昊 [1 ,2 ]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2]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关键词
脆弱性; 进展; 文献计量;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结果显示,自1989年以来生态脆弱性在中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形成三个发展阶段:1989-2000年,是以理论初探和区域对策等定性研究为主的初步发展阶段;2001-2007年,是以方法应用与实证评价为主,并以数量大幅度增长为特点的迅速发展阶段;2008年之后开始出现研究总结热潮和综合化研究趋势,进入由单纯数量增长转向理论内涵建设的成熟发展阶段。在脆弱性研究进展中,脆弱性实证评价研究相对发展迅速,其实证研究区域由偏于西南喀斯特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逐渐趋于广泛和均衡,但总体上脆弱性理论研究发展滞后于其方法应用研究,并导致目前中国生态脆弱性实证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理论规范;生态脆弱性实证研究仍以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为主;已有研究成果的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自然和经济类指标的比重和地区差异较大,社会指标的比重和地区差异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515 / 15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41]   脆弱生态区类型划分及其脆弱特征分析 [J].
冉圣宏 ;
金建君 ;
曾思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4) :74-78
[4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J].
王让会 ;
樊自立 .
生态学杂志, 2001, (03) :63-68
[43]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带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王让会 ;
宋郁东 ;
樊自立 ;
游先祥 .
环境科学, 2001, (02) :7-11
[44]   典型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J].
冉圣宏 ;
毛显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2) :70-72
[45]   全球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及其评估方法 [J].
唐国平 ;
李秀彬 ;
刘燕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313-317
[46]   生态脆弱带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度之间的关系 [J].
孙武 ;
侯玉 ;
张勃 .
生态学报, 2000, (03) :369-373
[47]   农业旱灾风险与脆弱性评估及其相关关系的建立 [J].
商彦蕊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03) :420-424+428
[48]   中国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J].
冷疏影 ;
刘燕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02) :42-47
[49]   生态脆弱带的尺度与等级特征 [J].
常学礼 ;
赵爱芬 ;
李胜功 .
中国沙漠, 1999, (02) :20-24
[50]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跃龙 ;
张玲娟 .
地理科学, 1998, (01)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