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林文凤 [1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2]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异质劳动力; 相对就业;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3.06.005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从我国作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的角度出发,拓展了Feenstra&Hanson(1996)对发展中国家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本国异质劳动力相对就业的分析,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1995-2009年就业结构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高技术劳动力和低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有促进作用,减少了中等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就业。具体到不同类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就业结构效应,分析发现,高技术产品分工对高、低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提升作用最大;而一般产品内分工对高、低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影响最小。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大于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J].
臧旭恒 ;
赵明亮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47-57
[2]   我国制造业不同外包形式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动态劳动需求模型的实证检验 [J].
陈仲常 ;
马红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4) :79-88
[3]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J].
唐宜红 ;
马风涛 .
财贸经济, 2009, (04) :94-98
[4]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 [J].
王中华 ;
梁俊伟 .
经济评论, 2008, (04) :58-64
[5]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
[6]  
Globalization, Outsourcing, and Wage Inequality[J] . Robert C. Feenstra,Gordon H. Hans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