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开垦与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碳截存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闫玉春
唐海萍
常瑞英
刘亮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开垦; 放牧; 围封; 典型草原; 碳截存;
D O I
10.13227/j.hjkx.2008.05.052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围封26 a草地(E26)为对照,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长期开垦与放牧对土壤-植物根系系统碳截存的影响.结果表明,040 cm土壤和根系中的C贮量,E26(7307.59和950.32 g.m-2)≈连续放牧草地(LG)(7834.01和843.43 g.m-2)>开垦35a耕地(LC)(4537.04和277.35 g.m-2).E26、LG和LC中,040 cm土壤贮存的C分别占各自土壤-根系系统C总贮量的88.49%、90.28%和94.24%.长期开垦完全破坏了草地原生的植被-土壤系统,造成严重的土壤风蚀:相对于E26,LC中010cm和1020 cm砂粒含量分别增加了81%和39%,040 cm土层中根系生物量减少了71%;长期开垦导致草地土壤及根系碳截存分别降低了37.9%和70.8%.因此,在草原地区,若将长期开垦的耕地恢复为天然草地,土壤和植物根系将会有较大的固碳潜力.放牧对该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小;但长期放牧样地土壤表层容重显著增加,预示目前放牧压力已达到或接近草地的承载阈值,应及时减小放牧压力以避免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88 / 13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J].
刘建军 ;
浦野忠朗 ;
鞠子茂 ;
及川武久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1) :88-93
[2]   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 [J].
张华 ;
伏乾科 ;
李锋瑞 ;
Yasuhito Shirato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6) :1-6
[3]   持续放牧和围封对科尔沁退化沙地草地碳截存的影响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环境科学, 2003, (04) :23-28
[4]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J].
李绍良 ;
陈有君 ;
关世英 ;
康师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1) :92-95
[5]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研究 [J].
李凌浩 ;
刘先华 ;
陈佐忠 .
植物学报, 1998, (10) :76-82
[6]   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影响 [J].
李凌浩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4) :13-15
[7]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semi-arid rangelands: Comparison of Pinus ponderosa plantations and grazing exclusion in NW Patagonia[J] . M.D. Nosetto,E.G. Jobbágy,J.M. Paruelo.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6 (1)
[8]   Desertification indicators as diagnosis criteria for deser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in Europe [J].
Rubio, JL ;
Bochet, E .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1998, 39 (02) :113-120
[9]   CHANGES IN SOIL CARBON INVENTORIES FOLLOWING CULTIVATION OF PREVIOUSLY UNTILLED SOILS [J].
DAVIDSON, EA ;
ACKERMAN, IL .
BIOGEOCHEMISTRY, 1993, 20 (03) :16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