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刘建军
浦野忠朗
鞠子茂
及川武久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日本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日本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日本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陕西杨陵日本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日本茨城县筑波-,日本茨城县筑波-,日本茨城县筑波-,日本茨城县筑波-
关键词
放牧; 地下生物量; 生产力; 蒙古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放牧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干扰因子,主要通过动物的采食、践踏及其排泄物的输入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作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部分和土壤,从而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分配,进而影响到地下生产力和生物量.以蒙古克氏针茅 Stipakrylovii -冷蒿 Artemisiafrigida 草原为研究对象,对自由放牧区和围栏禁牧封育区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生物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放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产力为147.6g·m-2·y-1,围栏禁牧封育区地下生产力达187.3g·m-2·y-1,二者地下生产力差异显著 α=0.05 ,说明封育保护可以提高过牧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下生产力.地下生物量在自由放牧区为2032.6g·m-2,其中活地下生物量占54.9%,死地下生物量占45.1%;在围栏禁牧封育区平均为2071.8g·m-2,其中活地下生物量占56.4%,死地下生物量占43.6%,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地下生物量在土壤中垂直分布规律在两个试验区均表现为自地表向下呈指数函数减小,主要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层.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C4 plants in the vegetation of Mongolia:: their natural occurrenc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climate [J].
Pyankov, VI ;
Gunin, PD ;
Tsoog, S ;
Black, CC .
OECOLOGIA, 2000, 123 (01) :15-31
[2]   Root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in a grazing ecosystem: The Serengeti [J].
McNaughton, SJ ;
Banyikwa, FF ;
McNaughton, MM .
ECOLOGY, 1998, 79 (02) :587-592
[3]  
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M].陈佐忠;汪诗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4]   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糙隐子草种群的影响 [J].
汪诗平 ;
王艳芬 ;
陈佐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3) :337-343
[5]   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 [J].
李金花 ;
李镇清 ;
任继周 .
草业学报, 2002, (01) :4-11
[6]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宇万太 ;
于永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27-932
[7]   内蒙古大针茅草原草地生产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Ⅰ.放牧系统植物地上现存量动态研究 [J].
安渊 ;
李博 ;
扬持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草业学报, 2001, (02) :22-27
[8]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J].
王艳芬 ;
汪诗平 .
草地学报, 1999, (03) :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