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31
作者
吴传清
董旭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变异系数; 影响因素;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14.04.019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长江经济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很多可能因素,而工业化水平、科技、教育、产权结构效率和政策等因素对工业TFP起促进作用,环境因素则具有制约作用,同时,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工业TFP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区域协调出发,通过创新驱动、政策协调等措施,进而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 [J].
董敏杰 ;
李钢 ;
梁泳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2) :3-20
[2]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3]   环境规制下的西部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J].
李春米 ;
毕超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1) :18-22+28
[4]   湖南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J].
聂国卿 ;
尹向飞 ;
邓柏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6) :61-66
[5]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
[6]   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J].
高凌云 ;
王洛林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391-414
[7]   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管理世界, 2005, (04) :56-64
[8]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15
[9]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63-296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