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臭氧源识别个例研究

被引:26
作者
王雪松
李金龙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臭氧; 臭氧源识别技术; 空气质量模式;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3.036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三维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模拟京、津地区对流层大气光化学过程。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污染源排放对北京市城近郊区臭氧浓度的影响 ,并统计分析这一地区的臭氧来源构成。结果表明 ,北京市城近郊区排放的污染物对本地及其下风地区的臭氧生成有显著影响 ;北京市城近郊区的各类源排放中 ,流动源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 ,油品储运和溶剂使用与工业源的臭氧生成贡献也占有较高份额 ,天然源排放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很小。另外 ,研究表明 ,北京地区的臭氧生成具有区域特征 ,气象和源排放条件会对这一地区臭氧来源的构成产生较大影响 ,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应予以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区域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J].
胡泳涛 ;
张远航 ;
谢绍东 ;
曾立民 .
环境科学, 2001, (06) :1-6
[2]   我国城市地区机动车污染现状与趋势 [J].
谢绍东 ;
张远航 ;
唐孝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4) :22-25+38
[3]   中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 [J].
张远航 ;
邵可声 ;
唐孝炎 ;
李金龙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Z1) :260-268
[4]  
区域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胡泳涛.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