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另一个大学模式?——关于中国大学模式的讨论

被引:23
作者
查强 [1 ,2 ]
史静寰 [3 ]
王晓阳 [3 ]
王璐瑶 [3 ]
机构
[1] 约克大学教育学院
[2]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3]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大学模式; 儒家传统; 北京共识; 方法论局限;
D O I
10.13397/j.cnki.fef.2017.02.002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文梳理了围绕着是否可能存在一个中国大学模式的讨论,揭示了这些讨论体现出的两种主要途径:历史文化方法和当代社会政治方法,同时探讨了这两种途径的价值和局限。最后作者建议将这一叙事置于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之下,从而阐明正是不同特征(儒家的和西方的)的结合使得中国模式独特于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J].
杨东平 .
江苏高教, 2011, (01) :5-8
[2]   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猜想与反驳 [J].
王洪才 .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 (05) :6-13
[3]   进一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J].
许智宏 ;
李宇宁 ;
王东芳 .
中国高等教育, 2009, (Z3) :8-11+27
[4]   儒家通识教育思想的传统流变与现代诠释 [J].
胡莉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30 (01) :34-37
[5]   从中国式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 [J].
王建华 .
现代大学教育, 2008, (01) :21-27
[6]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 [J].
苗文利 .
大学教育科学, 2007, (04) :84-88
[7]   大学史辨 [J].
李春萍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02) :113-119
[8]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力, 2013
[9]  
大学组织与治理[M]. 同心出版社 , 阎凤桥著, 2006
[10]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 新星出版社 , 许纪霖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