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温度界限内积温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古书鸿 [1 ,2 ]
严小冬 [3 ,2 ]
石艳 [4 ]
徐丹丹 [3 ]
陈中云 [1 ,2 ]
机构
[1] 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省气候中心
[4] 贵州省气象台
关键词
温度界限内积温; 积温峰值; 热量分布; 三基点温度;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2 [温度(气温)];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贵州全省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了0~30℃每1℃范围内的活动积温(温度界限内积温),并针对其变化特征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温度界限内积温不仅能够反映活动积温在各个温度范围的分配状况,同时还包含温度持续时间的信息,是温度对时间积分的具体体现;贵州温度界限内积温随温度界限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对应的温度界限全省平均为22℃,各站分别为17(威宁)~27℃(赤水、松桃、从江等),界限温度随海拔升高其递减率为0.51℃.100m-1;温度界限内积温峰值对应温度界限反映地区热量资源总量的同时,能够体现出热量分布的主要温度范围,可以为更加全面地了解热量资源特征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气候变暖对中国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分析 [J].
缪启龙 ;
丁园圆 ;
王勇 ;
段春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5) :934-944
[12]   黄河流域近40a积温动态变化研究 [J].
刘勤 ;
严昌荣 ;
何文清 ;
杜建涛 ;
杨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147-153
[13]   华东地区耕作制度对积温变化的响应 [J].
李军 ;
高苹 ;
陈艳春 ;
陈惠 ;
杨太明 ;
黄敬峰 ;
金志凤 ;
彭代亮 .
生态学杂志, 2008, (03) :361-368
[14]   济宁市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J].
杨洪宾 ;
李春光 ;
徐成忠 ;
李福元 ;
何秀兰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1) :20-22
[15]   北疆地区近41年来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 [J].
刘丽娜 ;
师庆东 ;
张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10) :52-56
[16]   西峰黄土高原冬季积温变化对作物发育期的影响 [J].
樊晓春 ;
郭江勇 ;
杨小利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3) :318-321
[17]   宁夏热量资源气候变化的EOF特征 [J].
桑建人 ;
刘玉兰 ;
韩世涛 ;
邱旺 .
气象科技, 2007, (02) :187-190
[18]   浅谈作物积温的稳定性及其预报的准确性 [J].
徐善玲 ;
黄兴国 ;
黄琼 ;
李娜 .
江西气象科技, 2005, (03) :34-35
[19]   华北、东北地区积温的变化 [J].
毛恒青 ;
万晖 .
中国农业气象, 2000, (03) :2-6+19
[20]   湖北省主要作物生育期间热量资源变化的研究 [J].
冯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3)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