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被引:11
作者
李周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农业增长;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民收入; 农民福利; 农业竞争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改革以来,中国粮食增产速度显著加快。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总量平衡、丰年有余阶段后,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速减缓,但产量稳定性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仍有增加。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是改革初期中国农业超常规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农业进入常规增长阶段后,增长主要依靠良种、农机、灌溉、测土配方施月肥、地膜覆盖和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等因素推动。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随着农民就业范围的扩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增大,并带来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福利的逐渐改善。最近10来年,国家"三农"政策显著改进,农村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农村发展也面临农业竞争力下降、耕作强度降低、规模经营和农民合作难以推进等一系列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Agriculture During 1985-2010[J]. LI Zhou,ZHANG Hai-p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3(10)
[2]   1949—2009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J].
张军 ;
覃志豪 ;
李文娟 ;
尤飞 ;
张文博 ;
张伟 ;
程敏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4) :13-20
[3]   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 [J].
许庆 ;
尹荣梁 ;
章辉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59-71+94
[4]   基于我国粮食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分析 [J].
杨天荣 ;
陆迁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7 (06) :29-33
[5]  
全国草原进入春季禁牧休牧期 .2 张毅. 人民日报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