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仿真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李湘梅 [1 ,2 ]
周敬宣 [1 ]
张娴 [1 ]
肖人彬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协调发展度; 支持向量机; 偏最小二乘法;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12.012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计量得到的武汉市1988 ~2004年协调发展度值作为输出,以偏最小二乘法筛选出协调发展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尝试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武汉市总体规划期间(2005 ~2020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8 ~2004年武汉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由严重失调逐渐趋向勉强协调,这期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和基尼系数是协调发展最重要影响因子.根据预测结果,武汉市在总体规划期间城市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但2010和2020年的协调发展度值均小于总体规划目标值;即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武汉市到2010和2020年不能达到规划既定的目标.针对仿真结果,提出了武汉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605 / 26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J].
李佳 ;
吴军年 ;
杜哲 .
中国沙漠, 2007, (01) :117-122
[2]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J].
吴文恒 ;
牛叔文 ;
郭晓东 ;
常慧丽 ;
李钢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853-861
[3]   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J].
郭长雷 ;
王丽婧 ;
梅凤乔 ;
郭怀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427-433
[4]   滩涂围垦区的PRED关系——以慈溪市为例 [J].
冯利华 ;
鲍毅新 .
海洋科学, 2006, (04) :88-91
[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张守忠 .
中国软科学, 2005, (05) :140-148
[6]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J].
张晓东 ;
朱德海 .
资源科学, 2003, (02) :1-6
[7]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
[8]   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J].
吴跃明 ;
郎东锋 ;
张子珩 ;
张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 (02) :51-54
[9]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J].
马世骏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1984, (01) :1-9
[1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 科学出版社 , 包存宽等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