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空间破碎化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清河街道为例

被引:6
作者
张天新 [1 ]
刘凤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关键词
空间破碎化; 地块规模; 地块形状; 通道; 城市边缘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破碎化是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空间演化的重要特征,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空间破碎化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清河街道为例,利用GOOGLE地图(1:1500比例尺,空间分辨率0.54m)和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地块密度、地块数破碎化指数、地块面积标准变异系数、地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与通道密度等五种指标,从地块的规模、形状与通道三个方面,对研究区空间破碎化程度与及其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快速城市化影响,研究区整体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特别表现在地块面积标准变异系数与地块形状破碎化指数较高,分别为1.574,0.313、0.177。上地街道多核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其地块规模与通道破碎化特征突出;清河街道渐进式的发展模式,使其地块形状破碎化特征较为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城市景观破碎化格局与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北京城区为例 [J].
仇江啸 ;
王效科 ;
逯非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12, 32 (09) :2659-2669
[2]   我国小城镇空间碎化现象探析 [J].
郑卫 ;
邢尚青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3) :96-100
[3]   一种测度城镇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 [J].
韦亚平 ;
张晨 ;
张宗彝 ;
沈奕 .
城市规划, 2011, (06) :41-49
[4]   大都市郊区化下的社会空间分异、社区碎化与治理 [J].
楚静 ;
王兴中 ;
李开宇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03) :112-116
[5]   大都市郊区化中的社区碎化与治理 [J].
楚静 ;
王兴中 .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 (01) :96-101
[6]  
评《世界城市和城市形态——空间破碎化、多中心、可持续发展》[J]. 张尔薇.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03)
[7]   “碎化”与整合:大都市区管治理论演进探讨 [J].
洪世键 ;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6) :113-118
[8]   中国城市的居住分异 [J].
李志刚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4) :12-18
[9]   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 [J].
康艳红 .
人文地理, 2006, (05) :10-13
[10]   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 [J].
魏立华 ;
闫小培 .
城市规划, 2006, (05) :55-6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