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

被引:43
作者
苏静 [1 ]
胡宗义 [1 ]
唐李伟 [1 ]
肖攀 [1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2]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减贫效应; 门槛特征; 地区差异; PST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非线性影响,其发生门槛转换的位置水平分别为0.309、0.312和0.575。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明显提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地区差异显著,在东部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孙若梅著, 2006
[12]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 Jeremy Greenwood,Boyan Jovanovic.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0 (5)
[13]  
Does Microflnance Reduce Poverty in India? .2 Katsusbi,I,Thankom,A.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EDP-0814,Economics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2008
[14]   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 [J].
李锐 ;
朱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46-155
[15]   中国农村民间信用缓解贫困的有效性分析 [J].
江曙霞 ;
严玉华 .
财经研究, 2006, (10)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