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传导路径与动力机制比较

被引:110
作者
王爱俭
方云龙
于博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自贸区;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合成控制法;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20.08.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制度创新视角,探讨了中国情境下自贸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基于双重差分检验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的识别过程表明,自贸区这一制度创新不仅驱动了区域经济增长,而且是众多驱动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2)"投资贸易"这一自贸区建设中最原始的核心功能的快速发展,是自贸区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素,这意味着在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反复的宏观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应积极借鉴上海、浙江自贸区在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上的做法,回归自由贸易本源,在扩大贸易开放与提升投资便利方面积极寻求政策支持;(3)利用合成控制法,本文发现不同地区因设立自贸区而带来的"实验效应"存在较大差距——沿海型自贸区优于内陆型自贸区,且设立时间越晚,效果越不明显。因此,中国自贸区建设应针对区位特征和禀赋特征进行差异化定位,通过探索特色化发展模式来减少同质化竞争,并实现沿海型自贸区与内陆型自贸区的均衡、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吗 [J].
孔群喜 ;
王紫绮 ;
蔡梦 .
财贸经济, 2019, 40 (05) :96-111
[2]   金融开放40年:进程、成就与中国经验 [J].
王爱俭 ;
方云龙 ;
王璟怡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 39 (03) :3-15
[3]   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动态视角研究 [J].
张军 ;
闫东升 ;
冯宗宪 ;
李诚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11) :125-133
[5]   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 [J].
刘秉镰 ;
吕程 .
国际贸易问题, 2018, (03) :51-66
[6]   中国(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创新效应分析 [J].
申远 ;
汪鑫 ;
申俊龙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9 (04) :54-58+91
[7]   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 [J].
王利辉 ;
刘志红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2) :3-15
[8]   自由贸易试验区产生了“制度红利”效应吗?——来自上海自贸区的证据 [J].
殷华 ;
高维和 .
财经研究, 2017, 43 (02) :48-59
[9]   自贸区的影响与资本流动——以上海为例的自然实验研究 [J].
项后军 ;
何康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8) :3-15
[10]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研究 [J].
潘雄锋 ;
闫窈博 ;
王冠 .
统计研究, 2016, 33 (08)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