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区特大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23
作者
雷军 [1 ]
张利 [1 ,2 ]
张小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干旱区特大城市; 乌鲁木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5.017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减排二氧化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本文以我国西北干旱区特大乌鲁木齐为例,分别从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产业和行业能耗情况、碳排放和碳汇能力等方面系统分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了乌鲁木齐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乌鲁木齐当前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碳汇能力差,低碳理念认识不足。干旱区背景、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决定了乌鲁木齐能源消费的"高碳"特征。针对乌鲁木齐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阐述了政府、企业、居民、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20 / 8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 [J].
杜伟 .
国际石油经济, 2010, 18 (01) :32-37+93
[22]   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J].
马友华 ;
王桂苓 ;
石润圭 ;
黄文星 ;
赵艳萍 ;
孙兴旺 ;
吴春蕾 .
生态经济, 2009, (06) :116-118
[23]   低碳经济理念下能源法的基本原则附视频 [J].
莫神星 .
中外能源, 2009, (05) :20-24
[24]   生物质能与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 [J].
程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2) :375-378
[25]   昆明低碳经济情景分析 [J].
何燕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1) :29-31
[26]   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 [J].
康重庆 ;
陈启鑫 ;
夏清 .
电网技术, 2009, 33 (02) :1-7
[27]   乌鲁木齐市能源结构调整策略分析——基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角度 [J].
崔二平 ;
余国新 ;
张建宏 .
当代经济, 2008, (12) :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