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及其在著作权法上的意义

被引:23
作者
王坤
机构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关键词
作品; 符号组合; 存量知识; 增量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品概念之科学建构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持,需要考虑作品与商标、发明等其他知识产权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符号学、信息学和系统论的视角上看,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也是各种存量知识要素和增量知识要素有机构成的系统。科学建构作品概念有助于分析著作权法上的其他概念和制度,推动知识产权法体系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 [J].
王坤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7) :54-59+53+127
[2]   论表演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J].
李永明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4) :46-52
[3]   对著作邻接权若干问题的思考 [J].
黄维惠 .
现代法学, 1997, (04) :87-88+111
[4]   论版权理论中的作品概念 [J].
金渝林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 (03) :95-102
[5]  
法学的概念天国[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 耶林, 2009
[6]  
著作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M.雷炳德(ManfredRehbinder)著, 2005
[7]  
符号学导论[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黄华新,陈宗明主编, 2004
[8]  
知识产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春田主编, 2003
[9]  
知识产权法选论[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郭禾著, 2001
[10]  
情感与形式[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朗格(Langer,S·K·)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