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

被引:13
作者
王坤 [1 ,2 ]
机构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对象; 存量知识; 增量知识; 区分原则;
D O I
10.14167/j.zjss.2009.07.014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知识产权对象由存量知识和增量知识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存量知识不属于特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而增量知识则是考量特定知识产权能否成立及其保护范围的首要因素。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贯穿于知识产权授予和救济的全过程,广泛应用于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领域中,发挥着全面的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53+127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知识产权本体解析——以二十世纪哲学转向为背景 [J].
王坤 .
浙江学刊, 2008, (01) :149-153
[2]   论知识产权法定主义 [J].
郑胜利 .
中国发展, 2006, (03) :49-54
[3]   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 [J].
李琛 .
河南社会科学, 2006, (01) :65-68
[4]   什么样的使用才是商标使用——兼评“OWEN”商标权纠纷案 [J].
汪泽 .
中华商标, 2004, (04) :18-20
[5]   文化渊源与商标分类 [J].
温荣斌 .
中华商标, 2003, (07) :54-55
[6]   20世纪的哲学难题:符号世界的发现及其后果 [J].
张法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04) :31-36
[7]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 [J].
李伟文 .
法学评论, 2000, (01) :84-90
[8]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法律研究 [J].
黄勤南 ;
段广平 .
政法论坛, 1999, (01) :20-25
[9]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M]. 法律出版社 , 闫文军, 2007
[10]  
著作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M.雷炳德(ManfredRehbinder)著, 2005